非凡十年丨有温度也有速度!泉港营商环境,他们这样说→



十年来,泉港区在产业发展、办事服务、人才引进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在全省首创“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平台”、研发全省首个“企业申办信息集成导录系统”、成立全省首个中小企业帮办服务中心……这一个个平台建设、中心设立、典型做法的背后是泉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政密集出台、新规持续发力的结果。








庄琼兰最近一直忙着张罗开家百货超市,这次来区行政服务中心主要想要办理百货超市核名、注册等业务。对于办理流程不是很熟悉的她,在区级中小企业帮办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的代办下很快就把手续办好了。



办事人员 庄琼兰 :   



“我不懂流程,工作人员很细心地教我办理。没让我多跑,减少我不必要麻烦,服务态度各方面都很好。”‍




据悉,我区在全省成立首个中小企业帮办服务中心,截止今年9月份,中心已经为1470家中小企业提供了免费帮办服务,受理咨询664件。




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 郭东玲  :



“我们在全省率先建成‘企业申办信息集成导录系统’,把企业申报信息录入时间由原来的1小时压缩至5分钟,同时在全省首设中小企业帮办服务中心,依托在中心汇聚的涉企职能部门这个大智囊团,实现‘一门式受理’,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服务。”‍




中小企业帮办服务中心的运行只是我区创设窗口服务内循环实现审批高效“全岗通”服务机制的缩影。近年来,我区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新福建“机制活”的要求,打造 “窗口服务内循环、部门联动自循环、线上线下双循环”3大服务模式,大力推进“多审合一”“多评合一”“多测合一”,实施“一体化”审批验收 “一条龙”全程服务的“双一模式”,变“停车等候”为“ETC直通”,让项目审批服务真正“加速度”。



区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主任 郭东玲  :



“我区在全省首创‘4029’快速审批模式,将企业开办时限压缩到了4个小时,工程项目审批时限压缩到了29个工作日。目前,全区新办企业6821家,减少5000多个工作日,完成项目审批158个。与此同时我们还推行‘全岗通’集成服务,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这样的模式,目前已绑定事项有1713项。同时在这基础上,工程项目审批实行‘一图·一表’快报渠道,也就是每一个阶段全程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运作模式,目前,共减少办理时限91.23%,减少传递资料50%,减少办事流程也达到了35%。”‍





这十年,我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先手棋”,在构建以石化产业为“链”,其他产业为“群”的“1 N”产业发展体系、打造特色营商环境上做了很多先行先试的探索。就在9月底,福建浩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在拿到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的同时,也拿到了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3本证书,真正实现“拿地即开工”。



办事人员 钟琪: 



“我们公司‘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项目’至少要三个月才能拿到施工许可证。这个项目是公司扩展产业链中重要的一步,我们急需项目尽早开工。泉港区住建局了解情况后及时跟我们对接沟通协调,提供全流程跟踪‘保姆’式服务解决项目审批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拿地即开工’全新模式,我们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书、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多证实现项目‘零等待’,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创造更高效率,让我们省心又安心。”‍




近些年,我区在产业发展、办事服务探索并涌现出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更是在政策扶持方面下足了“心思”,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打造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重商亲商的人文环境。



区委书记 杨昌文:



“泉港区委区政府始终把企业家当作自家人,切实解决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今年来,我们出台了13份扶持产业发展的惠企政策,指导19家企业申报省级增产增效奖励629万元,推荐32家企业完成2.1亿元纾困贷款申报,推出‘涌泉行动、人才进港’‘1 8’人才新政,实行生活补贴、住房保障等28项暖心服务,营造宜居宜业宜商的环境磁场。‍”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2022年,我区持续弘扬“晋江经验”,深入实施“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战略以及“五大比拼、五大攻坚”专项行动,推动营商环境评价18项指标在2021年基础上实现较大突破,全区营商环境整体持续走在省市前列。‍



区委书记 杨昌文:



“优化营商环境,泉港永不止步。我们将始终秉持‘真心实意、主动热情、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理念,在服务企业、服务人才上持续用力、精准发力,全力打造‘办事不求人、服务在身边的营商环境泉港品牌。”


 编后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服务是招商引资最好的邀请函。近年来,依托区发改局、区行政服务中心等部门实现了一次次服务机制的赶超创新、出台了一份份新政惠策,让企业办事“找到门”、发展“找到路”、解困“找到家”,赢得了“良好的口碑”。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营商环境也是生产力,“良好的口碑”让企业留得下、呆得住,企业留得住,项目快推进,进一步推动可持续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助力我区 “绿色石化名城、现代活力港城、山海宜居美城”建设。



点赞(604)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