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成事之道 | “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

编者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循着总书记的实践足迹和思想指引,央视网《习语品读》特别策划“习近平的成事之道”,带您一起从人民领袖的语言魅力和工作方法中学习和领悟总书记治国理政的风范。

“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发现典型,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这样告诫领导干部。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将人民比作老师,言简意深地道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限的智慧和无尽的力量。开展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汲取“人民之师”的才智和力量,切不可“自以为师”。

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一路走来,我们紧紧依靠人民交出了一份又一份载入史册的答卷。面向未来,我们仍然要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

从历史层面看,拜人民为师,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走向成功,靠的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靠的是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百年大党,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就是群众路线,以民为师体现了对这一领导方法的坚持和贯彻。

从价值层面看,拜人民为师,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立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要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体现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立场。

从实践层面看,拜人民为师,才能真正通过调查研究实现问政于民。人民是“宇下”的“知屋漏者”,是“草野”的“知政失者”,要想摸清民情民意,就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下足调查研究的功夫。坐在办公室里“拍脑袋”决策,往往导致“好心办坏事”,甚至出现“政府埋单,群众不买账”的尴尬情况。

人民是最好的老师,基层是最大的课堂。“领导干部进行调查研究,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田间地头和厂矿车间,同群众一起讨论问题,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的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总结他们的经验,吸取他们的智慧。”拜人民为师,习近平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作出表率。

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中央工作,调查研究始终是习近平贴近群众、解锁问题的一把“钥匙”。

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担任厦门市副市长期间,数次到东渡码头调研,了解企业面临的难题。通过调研,习近平把问题搞清楚了——运输能力不够,设施不完善,流程环节不配套,而政府没有更多的钱给企业完善设施。

微利或微亏,彼时不仅是厦门港务局的窘境,也是厦门绝大多数国企的难题。在这次调研中,习近平虚心求教,仔细听取了企业员工的意见,一场因调研而起,以问题倒逼的改革拉开帷幕。不久后,厦门在全国率先出台税利分流措施。改革第一年,厦门港务局就赚了2000多万元,同时也激活了许多身处困境的国企。

深入群众生活,和群众打成一片,主动到厂矿车间、田间地头,才能听到群众原汁原味的好声音。若是“坐而论道”、脚不着地……自然很难听到群众的真心话,调查研究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太行深处,他沿着结冰路面走进骆驼湾村低矮的土坯房,与群众嘘寒问暖;武陵腹地,他在黑黢黢的木屋里,握着百姓的手问情况、拉家常;长江大港,他卷起裤腿,撑着伞冒雨考察作业码头;大别山区,他更换三种交通工具来到金寨大湾村,逐页翻看扶贫手册……

一路走来,习近平总书记厚植“拜人民为师”的执政底色,当好学生,做好听众,把群众所思、所盼、所悟变成党和政府所议、所为、所获。

“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是习近平做调查研究的基本方法,在调查研究的路上,他问得细、想得深、看得全、走得远。正因如此,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才能带领全体中国人民跨过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王卓婕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李珊珊 李英卓 王卓婕 宋春燕 娄郝 梁雅琴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点赞(255)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