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家乡老红筷



开栏语

腊月将尽,年味浓了。人们忙着置办年货、蒸糕炊粿,紧接着就要贴春联、敬天公、围炉,新年里团拜贺正、看戏闹春……各种热闹活动,一直持续到新年的正月十五。浓浓的年味儿在城镇山村的每一个角落里飘荡,年俗的欢庆里藏着一份浓浓的乡愁。

新春来临之际,《清源》副刊即日起推出闽南年俗专栏,带着广大读者一起,触摸人们心底的那份关于年的温暖与幸福。

时光无声,白云苍狗。年末冬深,孩提乡村生活的点滴油然而生。家乡的红竹筷,粗而不俗,腊月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往村里那一间小店铺选购一扎扎码得有棱有角的红色饭筷,添筷添福,祈愿新的一年日子像红彤彤的竹筷般火红坦直、海丰地盈。小时候,我们总是无忧无虑地跟着大人村头巷角四处转悠,凑一份“小孩爱年兜”的年节热闹。时至今日,年关红筷犹如一束强光,引航入港系乡魂。

泉港(原惠北地区)一带乡村古来就有红筷过新年的风俗。旧时代,人口往往是衡量一个家族兴旺发达的要素之一,人丁众,饭筷多,财源广。村民年前买下红筷寄托新年愿望——多碗多筷多子孙,一代一代开枝散叶。腊月里,家庭主妇在灶神香炉前供上红筷,烧香点烛,焚烧金纸,合掌三拜;年长的阿婆要到厅堂中央奉祀土地公,在案前敬献红筷和红烛,燃放鞭炮。左邻右舍,鞭炮声此起彼伏,红红火火的气氛霎时笼罩古老的村庄。

昔日乡里那小店铺,货物从十几里外的供销社拨单下靠,肩挑背驮地入村。记得挑夫光着脚板,体格魁伟,憨厚少语。肩上那担子,压弯了竹扁担,步履仍然坚实。大人大多会在年前喊自己的小孩到店里看看红筷到货否。小店的入口处上方悬挂一幅“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字匾,挑夫的担子一般先停顿匾下位置,熙熙攘攘的村民迫不及待一拥而上,挑夫不厌其烦回复何时何日何种物品才会到货。腊月小店,“筷”乐无限。

小时候,灶脚间的壁面挂着篾编的筷子筒,一米见高,筒装一根根竹筷,触手可及。篾筒上贴红小方联,“年年有余”的小楷书,一看便知晓它的“存在感”。家乡的红筷,给我们“筷筷”长大插上翅膀。

早时乡村的除夕,年夜饭前,村庄充满着温馨的年味。每家每户都会先到祖祠敬拜神佛,神龛前的长案上,一碗一碟排列有致,再郑重供上一双双红竹筷,那仪式一般由大人来操作,将一列物什摆放得整整齐齐,举手投足寄托对神佛的无比恭敬。宗祠内欢声笑语,祈愿新年风调雨顺、太平盛世。

一年到头,万家灯火。大人们早上起得特别的早,东方鱼肚白,村庄山头满是采摘年菜的民众,收获着一担担叶绿核肥的过年菜,农家丰年鸡豚足;小孩打着下手,水井旁,一束束红色竹筷轮番浸泡,轻轻揉搓,红艳浸染金色童年。崭新红筷成双成对地夹起美好的年夜和明天。

一饭一粥,饱含生活的况味;一点一滴,流淌生命的血脉,初心永存。家乡的老红筷承载着乡间人世代的记忆。

点赞(1091)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