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两会家常话|“留在那儿,子孙后代可以用”

编者按:2013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年参加全国两会,通过参加人大代表团审议、政协联组讨论的方式,与代表委员亲切交流、共商国是。交流中,民生家常直抵百姓关切;言谈间,真情话语令人倍感温暖。

2022年“全国两会时间”即将开启,央视网《人民领袖习近平》专栏推出系列创意互动特稿《习近平两会家常话》,与您一起感受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热爱。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为可持续发展预留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

…………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013年以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旋律始终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的“两会时间”。



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

“我多次讲,内蒙古是北方生态安全屏障,关系华北、西北、东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对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在选举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时,他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

2020年5月22日下午,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审议现场,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焦点话题。

“过去集中上了一批露天煤矿和非煤矿山,带来了沉重的生态环境压力。我们对小散矿山矿业权期满不再延续,力争到2023年将所有在期矿山全部建成绿色矿山,实现‘绿则存,不绿则退’……”来自锡林郭勒的霍照良代表发言的题目是《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上一年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主题。

听到霍照良代表说锡林郭勒盟不再在草原新上矿山开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颔首赞许:“留在那儿,子孙后代可以用。”


“总书记的肯定和嘱托,让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信念更加坚定,说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更要矢志不移走下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让霍照良代表备受鼓舞。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

一年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现场,总书记的一句话让来自大兴安岭林区的周义哲代表同样深有感触。

“从‘砍树人’到‘看树人’,你的这个身份转变,正是我们国家产业结构转变的一个缩影。”习近平总书记这样对他说。

周义哲代表,曾是一名在深山老林里砍了30多年树的伐木工人。这几年,他的身份变了,从砍树到护林,拿锯斧变成扛锹镐。在审议现场,他向总书记讲述了新的“森林交响曲”:

“经常有狍子、棕熊‘光顾’林场和管护站。据测算,2018年我们这里的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6159.74亿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一本明白账。”

听闻老周津津乐道的“绿色林海”,总书记笑着说:“你提到的这个生态总价值,就是绿色GDP的概念,说明生态本身就是价值。这里面不仅有林木本身的价值,还有绿肺效应,更能带来旅游、林下经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实际上是增值的。”


2021年3月22日,游客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九曲溪乘竹筏游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部署,宣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雄心与战略。

山川林木葱郁,大地绿意盎然,天空一碧如洗,河湖鱼翔浅底,草原牧歌欢唱……亿万中国人民用勤劳和汗水在神州大地上描绘出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站在新起点上,一个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正在渐行渐近。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点赞(1182)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