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年味扑面来
包红团
吃红团
炸口酥
做金桔糖
年味是寒冬里的一把热火,年味是亲人久别后的一次相聚,年味是老母亲烧的一手好菜,饱含着陪伴、牵挂、团圆……年关将至,泉港、安溪不少地方的群众都做起了传统过年美食,记者通过镜头感受这浓浓的年味。
做口酥包红团 耳濡目染学年俗
红团、口酥、糖粿、豆薏粿、海蛎饼、葱饼……春节前,泉港区各乡镇家家户户都忙着做各种传统美食。每当路过小巷深处人家的门口,各种香味扑鼻而来,童年里记忆中的年味便开始苏醒。男丁们打水、烧火、抬重物,妇女们揉捏面团、做各种口味的馅儿,孩童们跟着大人们一边玩耍一边帮忙,耳濡目染传承着过年的各种习俗。
下午,界山镇河阳村朱阿姨一家准备做口酥和豆薏饼,面团已发酵好,花生、芝麻、蒜蓉也已捣碎,混合着白糖备在一旁。邻居家的孩子们被浓浓的香味和热闹的氛围吸引过来,也一起帮忙制作。擀面皮、包内馅、压边沿,孩子们亦步亦趋,认认真真地跟着朱阿姨学习每一道工序。“面皮要用擀面杖压得薄一点”“口酥的边要紧实地锁住里面的馅儿”,朱阿姨认真地讲解制作过程,慢慢地,孩子们就上手了,熟练地操作着整套流程,一盆口酥很快就做好了。热好油,将口酥下锅,十来分钟后就熟了,金黄色的脆皮,紧密地包裹着花生碎和芝麻碎,一口下去,香脆爽口。
与此同时,界山镇东张村的张阿姨和孩子们则围在一起做红团,大家有说有笑地站在一起。红团有芝麻馅、糯米馅、绿豆馅等多种口味,张阿姨手把手教孩子们捏红团皮,并用红团皮紧实地包着馅儿,然后用红团印印上“福”字,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刚蒸出来的红团冒着热腾腾的香气,吃一口,品尝到的是正宗的年味。
采金桔做成糖 寄往海外解思念
春节期间到茶乡亲友家做客,主人在端茶敬客的同时,经常会端出一盘橙黄色、飘着桔香的金桔糖,请客人品尝。客人从中捡起一颗塞进嘴里,随后向主人道谢:“恭喜、恭喜,新年大吉!”“桔”和“吉”谐音,这款甜点一直是吉祥幸福的象征。近日,记者一行人走进金谷镇深洋村村民陈新民的家中,见证一颗小金桔从去籽、浸泡、熬煮、沥干、筛糖……成就满口馨香的全过程。
小金桔也称山金豆。野生的山金豆多生于山间,果皮橙黄,肉薄汁少,味酸苦而香气浓。香气浓郁使它成为制作金桔糖的首选。山金豆树身多刺,难采摘,如今愿意上山采摘的多数为中老年人。每年的12月到次年1月,新鲜的山金豆采收回来后,便是制作金桔糖最繁忙的时候。从新鲜的金桔到制作成金桔糖需一个星期左右,大部分工序都只能手工完成。
“金桔糖虽好吃却不常有。”陈新民说,野生金桔每年立冬后开始采摘,至冬至结束,且野生果子数量有限,因此金桔糖也成季节性食品;加之纯手工制作,一年最多生产四五千斤,只能“限量供应”。每年面市销售时,刚好赶上春节,大家都想要买这种色香味俱全又寓意吉祥的小甜品,图个吉利。“远离家乡的港澳同胞、海外侨胞,见桔思乡,对它也有特殊的感情,因此有的早早便托人购买寄往海外。金桔糖不只是一道甜品,还寄托着游子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本报记者 吴志明 通讯员 林弘梫 庄燕红 陈和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