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为此,五年来,泉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135”产业体系升级,加快构建粮油纺织和高新技术产业新体系,培育发展新动力;同时通过“腾笼换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下活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盘大棋局,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极大提升。
2017年6月18日,第十五届中国·海峡项目成果交易会上,作为泉港今年唯一一家参展的企业,本益新材料股份公司,也把他们最新的科技产品——石墨烯钠离子电池带到这参展,成为整个展会上新技术、新科技的焦点之一。
锂离子电池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但是这类电池在存储容量、使用寿命、安全性能等方面有所不足,加上近年来锂材料越来越贵、石墨烯”成本也高,二者结合生产将极大制约产业化发展。考虑到这些问题,本益新材料股份公司通过与台湾中原大学合作研发,取得技术突破,用钠材料取代锂材料,推出了石墨烯钠离子电池。
本益新材料股份公司执行长 邱接兴:“这个钠材料百分之九十几,可以直接从海水提纯,所以钠材料的成本很低,刚好可以平衡石墨烯材料的成本,同时利用石墨烯材料来优化钠材料的储电功能,这样把它做成所谓的石墨烯钠离子电池的电容器,也有人叫它电芯,这个在产业化的过程,用在新能源汽车的电池上面,在成本上在功能上就靠谱了。”
与此同时,此次展会本益新材料股份公司还带来另一项产品参展,就是充分借助石墨烯导电导热性能强的特点而研发出的石墨烯铜箔复合散热导电片,它能够避免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内的电路板,因散热不佳导致电池燃烧爆炸的问题。
本益新材料股份公司执行长 邱接兴:“我们的科学家利用原来的铜箔,其中一部分厚度用石墨烯替代,可以有效解决手机或者精密轻薄电子的散热性,我们已经在台湾几家电路板厂,已经实际在线上测试,如果测试过了,最近再经过优化,这个项目很快就可以产业化。”
据介绍,这样一片轻薄的石墨烯铜箔复合散热导电片,可广泛应用于ipad、手机、军工产品操控器、无人机操控器等产品领域中。本益新材料股份公司在充分搭建上中下游一体产业链的基础上,使石墨烯钠离子电池、石墨烯铜箔复合散热导电片等高科技产品能够最终实现产业化,让“新材料之王”—石墨烯改变我们的生活成为可能。
小板上市的本益实业,依托普安一家皮革企业的废弃厂房实现“腾笼换鸟”,并与石化研究院进行课题对接,最终走上石产品开发向石墨烯产品生产的转型升级之路。如此“高精尖”的项目是近年来泉港区腾笼换鸟的又一代表性项目。而在普安高新区,通过腾笼换鸟的方式实现产业转型的例子比比皆是。
五年来,普安高新区通过实施“二次开发、深度开发”模式,促进低效用地再开发,盘活存量土地,重点引进高新技术、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互联网经济等2.5产业业态。在招商选资的同时,普安高新区还为入驻的各类企业创造了优质的服务条件。
前黄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钟新新:“(我们)积极帮助企业进行融资,与银行进行牵线搭桥,并且在解决企业用工问题上,我们也举行了多场的招工、招聘会,帮企业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困难,增强企业对我们这个地方投资办厂的信心。”
吸引企业入驻,泉港区也并非来者不拒,而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让企业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产业链。
兢诚轻工有限公司是一家箱包生产企业,皮革、拉链、织带、拉杆,原材料琐碎多样,但这些材料绝大多数都能就近取材。同在园区的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他们最主要的供货商之一。
福建省百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谢历峰:“我们产品主要供给箱包、雨伞、拉链、织带、还有床上用品等等一些下游的相关客户。”
泉港区兢诚轻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许少波:“比如说客人需要打个样品,我马上要什么样的拉链,什么样的布料,我随时找他们百川公司,他们马上过来,我们就及时给我们客人提供服务。”
通过产业关联,下活园区整体一盘棋。据介绍,泉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范围13.1平方公里,将通过战略协同、功能协同、产业协同的发展策略,为泉港区打造除石化之外的又一经济增长极。
泉港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钟凤平:“更好地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互补。未来,我们高新区发展战略,要主动对接石化园区下游产品,打造泉港经济升级版,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关停并转、优化结构,通过五年的优化,普安皮革集控区正逐渐向高新材料园区转型,同时也被纳入泉州国家高新区“一区多园”管理体系,为泉港“135”产业新体系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编后:“腾笼换鸟”,换的不仅是企业的转型和优化,更腾出了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思路。思路一新天地宽,相信在大力推进关停并转、优化结构的这一因地制宜模式的推动下,普安高新区将会为泉港打造出除石化之外的又一新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