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五区”新战略 建设美好新泉港

  日前,中共泉港区第四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擘画泉港“十四五”和2035年远景目标,确定“十四五”期间发展的主攻方向,即实施“创新立区、主业强区、港口兴区、生态美区、和谐安区”新发展战略,推动美好泉港实现新发展、再攀新高峰。

  “创新立区”
  打造自主创新高地


  泉港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理念贯穿于发展全过程,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发展的战略支撑,当好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排头兵”,打造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引领极”。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该区规划建设高端电子化工园区,聚焦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定位导航等高新技术领域,建设一批科技重大专项、重大平台、重大工程。积极引进大院大所,支持校企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开展重大前沿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引领和支撑泉港产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分类培养、精准支持,泉港构建高科技企业成长加速机制,瞄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经济”以及其他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一批“单项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积极发挥联合石化、福建炼化等大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加强共性技术研究,带领上下游中小企业升级设备、工艺、制造水平,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该区建立前沿科研成果追踪机制,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区域性技术转移中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增强人才政策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营造拴心留人的人才发展生态环境。

  “主业强区”
  打造绿色石化新城


  石化产业是泉港的支柱产业,泉港在实现一产稳、二产进、三产优的基础上,做大做强做优石化产业,打造集产业链、价值链、科技链、循环链“四链一体”的石化产业生态圈。

  延伸“产业链”。发挥联合石化、台湾国乔等龙头项目“以商引商”带动效应,在现有产业链基础上开枝散叶,持续引进辐射带动作用大、产品附加值高、工艺水平先进的石化项目,培育发展电子化工、化工新材料、石化装备制造及质量检测等关联产业,形成上下游关联密切、门类完整的产业体系。

  提升“价值链”。加快建设泉港海丝石化物流贸易基地和综合信息中心、石化产品交易中心、港口仓储中心,形成石化原料和产品的区域性定价中心、东南沿海的石化产品交易中心、全国性的石化产品集散中心之一,抢占石化贸易、物流高端环节,实现良好的“磁场效应”。

  赋能“科技链”。以“一室两院四中心”等为重点,组建产学研用创新联盟,打造集科技创新、产学研对接、人才培养、质量检验检测为一体的石化科技服务高地,力争成为全省顶级石化科技创新平台和石化产业人才聚集区。

  贯通“循环链”。充分发挥国家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优势,推动上游产品、副产品、废弃物作为下游原材料的综合利用,实现“化废为宝”,提升上下游的产业关联度。加快建设热电联供、二氧化碳回收、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利用等循环经济项目,通过资源化、减量化、综合化提升产业一体化效益,使示范试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港口兴区”
  打造海丝门户枢纽


  泉港因港设区、以港命名,拥有被誉为“中国少有、世界不多”的天然良港,所辖肖厝口岸是国家一类口岸、首批对台直航点和福建省“两集两散”重要港区。

  泉港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抢抓历史机遇,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港口设施互联互通、经贸合作及人文交流,促进各类要素畅通其流、汇聚融合,更好地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为打造“海丝枢纽”大通道,该区大力推动港、产、城深度融合,深度对接省市关于“丝路海运”、湄洲湾的上位规划,整合陆海运力资源,着力提升港口竞争能级,大力推进肖厝作业区泊位、中国燃气泊位仓储等码头仓储项目建设和普洛斯、陆地港、恒昌盛等物流园项目建设,加快完成肖厝、洋屿作业区码头仓储和南山片区公共航道建设,不断拓宽大宗物资海铁联运通道,打造形成福建省石化产品重要物流基地、闽东南大宗散货转运中心、深水集装箱中心。

  此外,该区坚持陆海统筹、向海图强,以峰尾一级渔港、后龙湾、南埔惠屿岛、山腰盐田等载体为抓手,加快“海洋经济”培育发展,构建“海上泉港”经济新业态,打造湄洲湾南岸蓝色经济带。聚焦现代渔业和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展智能化水产养殖、深远海养殖、工厂化养殖、远洋渔业,推进水产品精深加工、水产冷链物流、渔港及渔港经济区等项目,推动“海洋经济”大发展。

  “生态美区”
  打造泉州清新北门


  泉港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致力打造生态与发展互促共赢、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和文化交互融合的美好家园。

  城区张力要体现在稳健布局。泉港坚持城市建设“一张蓝图干到底”,继续实施“东拓南进、沿湾向海”战略,做大城市中心规模,通过每年组织实施一批城市组团开发、城镇片区改造、主干道建设和改造升级、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等,构建“一中心、四组团”主副共荣的城市板块,力争至2025年,建成区面积扩大至22.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25万人,城镇化率提高至60%。

  城乡活力要体现在见山望水。泉港致力打造山海联通、蓝绿穿城、“一区六廊”的生态连绵带系统,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以及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加快建设“生态屏障、生态廊道、生态体验区”三级绿化空间体系,让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乡生活。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开展“一革命四行动”,持续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梯次建设“绿盈乡村”,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城市魅力要体现在乡韵文脉。泉港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积极创建一批文明村镇,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完善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区工艺美术交流中心、石化工业数字展览馆,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

  同时,该区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深入开展陈平山、朱汉膺等红色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传承弘扬福船、闽南戏曲、北管音乐等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土坑村古建筑群、黄素石楼、樟脚传统村落等重点资源保护利用,抓好特色精品文旅品牌建设,绘就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宜居画卷。

  “和谐安区”
  打造善治幸福城区


  泉港统筹发展和安全,围绕社会民生、和谐稳定、安全生产等工作,综合施策,强化保障,提高质效,让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

  为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分,该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重视“一老一小”问题,大力发展卫生健康和养老事业,打造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和兜底力度,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树立“非禁即享”理念,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和制度,着力破解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难题,深化两地交流机制,持续打造“民间信仰、宗亲宗族、传统文化、青年一代”等特色交流品牌,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围绕更高水平“平安泉港”建设目标,固化“强基促稳”制度性成果,泉港加快建设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大力推行“四门四访”,从基层源头预防社会矛盾,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有效化解信访矛盾,全力营造社会安定、大局安稳、百姓安宁的良好环境,让群众幸福感更有保障。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该区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毫不放松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各领域全方位闭环式管理,扎实做好同步流调、核酸检测、信息预警、应急演练、风险隔离、医疗救治等工作,坚决阻断疫情输入扩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让群众安全感更可持续。 (港轩)

点赞(849)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