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赓续红色基因 奋进“五个涂岭”


高铁穿过景色如画的涂岭镇涂岭村 (章庆煌 摄)


游客在涂岭镇乡下人农场体验杨桃采摘 (林弘梫 摄)


涂岭镇注重传承和发扬红色文化,于去年将涂岭明清古街打造成集追忆红色历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精神为一体的红色党建文化长廊。图为泉港区一小学师生在古街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周益艺 摄)


山水和谐的樟脚村金钟潭景区 (章庆煌 摄)


作为涂岭未来的新城镇中心区,前欧村严格按规划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效。(章庆煌 摄)

  峰峦迭起、山梁交错、泉水叮咚……泉港区涂岭镇秀丽的山水景色、旖旎的田野风光令人难忘。最让当地人永远铭记和引以为豪的,还是涂岭这片热土上厚重的红色基因。

  大革命时期,吴敦仁(涂岭林角村人)、吴国珍(涂岭泗洲村人)、陈兴桂(涂岭路口村人)等一批仁人志士率先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涂岭,并组建涂岭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开展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特别是黄埔“神枪手”陈平山(涂岭樟脚村人)领导的惠安暴动,更是将涂岭革命运动推向高潮。

  时空变幻,精神永恒。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老区人民继承革命先辈遗志,发扬光荣革命传统,矢志奋斗、艰苦创业,涂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入新时代,涂岭镇党委、政府赓续红色基因,紧盯“产业立镇、文旅兴镇、生态优镇、和谐惠镇、党建强镇”五镇建设新目标,以“一中心、二道口、三主线”为抓手,聚力建设高质量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奋力谱写涂岭新时代赶超跨越新篇章。

  □本报记者 陈淑华 通讯员 林平山 陈少烟

  星火燎原
  热血青年发动惠安暴动

  深山莽莽,雾接天边。一排平屋隐在泉港区涂岭镇樟脚村黎壁岭自然村半山腰,门前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诉说着平屋主人陈平山的不平凡人生。

  走进陈平山故居,红色气息扑面而来。红色图片展、惠安暴动史、红军战士遗物手迹、红色图书……置身其中,仿佛看到当年战火纷飞的旧社会,看到被鲜血染红的革命战场,看到一个个坚贞不屈的英勇背影。

  这些英勇背影,属于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他们中的不少人,因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曾各自外出,在厦门、广州、上海等地寻求革命道路,最终成长为心系国家命运的革命青年。

  散如满天星,聚如一团火。因革命需要,陈平山、吴敦仁、吴国珍、陈兴桂等人先后回乡开展革命活动。

  当时的涂岭,土匪当道,民不聊生。1930年,全国总暴动,惠安积极响应。8月初,泉属特委和惠安县委在五陈山尾村召开会议,全面确定了惠安暴动的具体行动方案:惠东突破,惠北打援,合攻县城,进军三坪。暴动武装编为两个团,惠北为第一团,惠东为第二团。第一团由陈平山兼任团长、政委,第二团由时任中共泉州特委组织部长的蓝飞鹤(惠安县涂寨人)当团长。

  当年9月15日三更时分,陈平山率领队伍出发,以一个连控制当地恶霸陈速生的老家,阻止其家族出援;其余队伍四面围攻涂岭街陈速生的住宅大院。但陈宅铁门坚固,久砸不开,地主武装负隅顽抗,一时攻打不下,时近天亮,邻近村庄群众不明真相,鸣锣聚众向涂岭街冲来。为避免与群众发生误会,陈平山下令队伍撤出阵地,退守泗洲、洪厝坑一带。

  轰轰烈烈的惠安暴动虽然失败了,但革命的火种已经播下。在福建省委的部署下,陈平山改任惠安县委委员,和吴敦仁、陈冬水、吴国珍等一起,在涂岭大路、南埔、路口、菱溪、赤土埔、陈田、樟脚等地建立党支部,发展农会组织,很快开辟了一个自涂岭至三坪山区的游击活动区,北起枫亭、园庄,南至驿坂纵横30公里的地带,均属“赤色区”。

  三坪游击区的建立,震惊了国民党反动派,他们千方百计妄图扑灭革命烈火。1930年12月26日晚,被逃亡恶霸地主收买的匪徒,乘夜潜伏在吴敦仁住处的窗下打黑枪,杀害了吴敦仁同志,时年24岁。1931年1月7日,为迎接莆田特委和红军教导队进驻三坪山区,陈平山由仙游园庄赶回涂岭,途经寨后的苦鸟笼湾时,突遇埋伏袭击,身中数弹,英勇牺牲,时年27岁。

  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换来涂岭革命斗争的持续高涨。之后,无论是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投身地方革命事业的涂岭儿女前仆后继、战斗不息。

  鉴于涂岭革命根据地在大革命时期至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地位,省政府于1983年授予涂岭镇下辖的21个行政村为革命老区基点村,1987年批准涂岭为二战时期革命老区乡,充分肯定了涂岭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突出贡献。

  多年来,涂岭镇党委、政府多措并举,先后修建了陈平山烈士纪念碑、陈平山故居、吴敦仁烈士纪念碑等,铭记革命烈士,弘扬红色革命精神。如今,前来瞻仰纪念的人群络绎不绝,有机关党员、干部,有企事业单位人员,还有中小学校的学生及其他各种社会团体等。

  激情燃烧
  党员群众齐心建造家园

  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社会建设的新纪元。继承发扬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涂岭人忆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满怀豪情地投入到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的热潮中。他们和各地来的建设者们一道,以坚强的意志和不畏艰辛的精神,在大山深处铺展开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画卷上,一座座水库宛如天空之镜,风光旖旎、美不胜收。涂岭境内地势高耸,山川陡泄、陂流迅疾,时有水患之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田水利建设。上世纪50、60年代,当地群众掀起多次兴修水坝、水利热潮。现该镇境内共有大小水库11座,各类小型塘坝数百处。完善的水利设施,彻底改变了涂岭及下游水旱无常、收获不定的靠天吃饭局面,满足了人们工业、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水资源需求。“公社威力大,开天辟地改山河;群众干劲足,乘风破浪锁蛟龙”,镌刻在泗洲水库大坝南侧六角纪念亭外柱的这副对联,生动再现了当年涂岭群众改造自然,虽累犹乐、虽苦犹甜的劳动热情。

  画卷上,朝阳公路犹如巨龙盘绕在青山绿水间,带领着涂岭群众奔小康。家住涂岭镇寨后村的吴先生告诉记者,以前交通不便、村庄落后,在50后、60后、70后几代人中,当地一些群众通过互相嫁娶儿女的方式解决婚嫁问题。为了打开致富通道,几十年来,修路成为涂岭内山各村的建设主旋律。上世纪80年代末,拖拉机手陈其伟成为涂岭镇黄田村党支部书记,深受身为“五老人员”的父母亲人格影响的他,决心带领群众改造村庄面貌。修路缺资金,他不分昼夜地向上级争取资金,卖掉自己的拖拉机带头捐资。开始修建时,他带头挖山修路,工期紧张时连续一个星期没回家,遇到晚上施工还在工地上通宵熬到天亮。至2001年,黄田村“两委”顺利地把铺到樟脚村的朝阳公路延长到黄田并贯通全村,全长8公里多。然而,为村子发展奔波28年的陈其伟,却于2013年7月一个深夜猝然辞世,留给人们无限的追思。同年,该村最后一个自然村通上水泥路,全部8个自然村的水泥路里程达47公里多。

  记者了解到,涂岭镇区通小坝村的道路建设同样充满艰辛,从1968年涂岭公社党委会决定修建起,道路设计、勘测、施工全靠当地群众自力更生,用上各种修建“土办法”,历时一年多才建成。在市里多个部门的支持下,2012年,小坝公路得以拓宽,如今已通上公交车,便利了山里山外人们的出行。

  如今,涂岭全境形成了以国道324线涂岭段为主干道、延伸到各乡村的水泥路为支线的乡村公路网,畅通有序的运输系统已经形成。

  画卷上,涂岭境内的高速高铁沿线风光秀丽、山清水秀,民房屋顶立面颜色清新,十分悦目。为推动“盆景”变“风景”,涂岭镇近几年累计完成高铁高速涂岭段沿线13个村庄、1000余栋房屋、近5000多亩山林地的环境综合整治,全力实施高速公路驿坂出口至国道324线驿坂村段的公路拓宽改造及立面整治工程。如今,无论搭乘高铁列车进入涂岭境内,还是驾车经高速公路、国道324线经过涂岭境内,映入眼帘的都是一派生机盎然的风景。地处涂岭深山的各个村庄,同样景色秀丽、特色鲜明,既可寻乡愁记忆,亦可纵情山水。生活其中,人们的幸福感时时满格。

  砥砺前行
  接续奋斗
  绘就美好蓝图

  阔步新时代,启航新征程。正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我市社会各界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热情高涨,涂岭老区的多处红色景点备受关注、游人不绝。

  “涂岭镇各方面基础良好,值得‘出圈’。”抢抓新机遇,涂岭镇镇长黄金奖表示,将赓续红色基因,以“一中心、二道口、三主线”为抓手,努力把涂岭镇打造成一个人们旅游必选的网红乡镇。

  从国道324线拐进前欧村,一条既宽阔又平坦的道路呈现眼前。道路右侧,前欧村村委会办公大楼、村民文明礼堂建筑崭新,风格鲜明。道路左侧的地势平坦,是规划中的镇级行政中心及相关配套所在地。“这里就是涂岭未来的新城镇中心区——前欧中心。”前欧村党支部书记出文彬对记者说。目前,香蜜湖住宅小区、万兆山庄、绿创·璞悦山庄、先锋嘉园、富瑞茗苑等房地产项目已在该中心成片落成,拥有一座12年制的北大培文实验学校,涂岭镇党委、政府今后将推动医疗康养、教育、商超等配套落地,打造一个起点高、配套齐、宜居宜业的小城镇中心。

  放眼全市、全区发展大局,涂岭镇抓住交通大发展的时代契机,决定大力发展“两个道口”经济区。其中,南部道口经济区将以该镇的福厦高速驿峰出口为中心,整合路口、邱后、驿坂等3个村资源,加快完成普洛斯智能仓储物流园、恒昌盛物流仓储产业园等产业园区项目建设,与新辉大电子商务园区形成三大产业园区;积极对接省里,打造一个占地800亩,集沉浸式旅游体验、现代农业观光采摘和购物等业态为一体的升级版福厦高速公路驿坂服务区。北部“道口经济区”以清美、下炉、汶阳、世上等4个村为主,重点支持隆汉物流等周边企业做强做大,加快发展以现代供应链为核心的高端物流产业,同时留足空间,主动对接福厦客专泉港站区的功能辐射。

  涂岭乡村自然风光好、资源丰富,其中樟脚、黄田、前欧、小坝、秀溪等5个村被纳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路,占全区的一半。依托各村的资源禀赋和生态、文化特色,未来涂岭镇将推出“三主线”(即涂型樟脚黄田线、前欧小坝线、涂岭溪头秀溪线),发挥前欧、白潼、黄田、樟脚、秀溪等省、市、区乡村振兴试点村示范作用,推动全域协调发展,打造具备“乡村治理、文旅康养、产业布局、民生基础、安全稳定”等五方面特色的高质量省级乡村振兴特色镇,建设“五个涂岭”。

  据涂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涂岭资源独特,基础良好,许多方面大有可为。例如文旅康养方面,该镇将围绕建设省级森林小镇和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的目标,发展“文化+旅游”(突出红色资源、古驿道文化、红茶文化等)、“生态+旅游”(突出山水资源)、“乡村+旅游”(突出黄田、秀溪等美丽乡村)、“康养+旅游”(突出医疗资源、林下经济等)、“农业+旅游”(突出农业观光和采摘体验)等五种模式的康养,同时加大对涂岭内山生态旅游资源的道路交通、污水处理、市政配套、综合管网等旅游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全方位、协调地推进全域旅游。

  “在这片红土地上,涂岭人奋斗着,也收获着!”涂岭镇党委书记郭森波告诉记者,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在乡村振兴、老区振兴、库区移民等方面的好政策,该镇这些年各方面变化喜人。“我们坚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涂岭的发展将更有速度和品质,一个以产业立镇、文旅兴镇、生态优镇、和谐惠镇、党建强镇为内涵的高质量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将徐徐呈现,带给群众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点赞(374)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