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谋发展 “美好泉港”展新颜


泉港城区新貌 (施惠清 摄)

  回顾过去的五年,是泉港发展史上极为重要和关键的五年。五年来,泉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做足石化产业文章,大力发展港口经济”殷殷嘱托,全面推进“五区战略”,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在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城乡建设、民生事业等方面不断取得新成效。

  创新发展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五年来,泉港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综合实力好中向优,2020年全区GDP734.44亿元,是2015年的2.2倍,人均GDP居全省第三位、全市第一位。

  在产业链条方面,该区坚持石化产业强链补链,石化产值连续两年突破千亿元,石化园区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工业百强区”。 提速发展港口物流业,新改扩建万吨级码头泊位12座,五年累计完成港口吞吐量9730万吨。食品饮料、新材料产值均超百亿元,现代服务业、房地产业、文体旅游业等比重持续上升。

  在发展后劲方面,该区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主抓手,五年累计建成重点项目226个、总投资410亿元,福厦客专泉港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有力实施,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五年累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26.74亿元,成功引进总投资500亿元新台币泉州国亨项目。

  在创新活力方面,该区坚持高标准推进 “一室两院四中心”创新平台建设,清源创新实验室成为全省首批成立的四家省创新实验室之一。泉港石化研究院拥有“福建省高分子材料创新中心”等6个省级科研平台,泉港连续两年上榜“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在深化改革方面,该区积极探索实行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房票安置、农村集体产权改革、“505”微心愿等一批创新做法,入选2020年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百强县”。五年新增各类市场主体3.15万家,引进各类人才5.7万名,超过建区以来前15年总和。

  协调发展
  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

  以入选首批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为契机,泉港全力绘就一幅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产城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

  走进泉港,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城市更大了、形象更美了。五年来,该区始终坚持高起点编制产城融合、石化安控区等各类规划,构筑交通、市政、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基本建成19平方公里城市南部生活区,城镇化率由2015年的48.3%提升到2020年的55%。

  为打造更为宜居的环境,该区以深化创建文明城市(区)为抓手,持续推进城镇环境综合提升,扎实推进“七镇联通”项目,石改工作连续三年位列全市第一,文明城区创建获全省第四名、全市第一名的历史最佳成绩。

  城市建设和乡村发展齐头并进。为提速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该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前两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全面消除村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同时,聚力打造“一镇四线二十四村”乡村振兴示范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入选全国试点,29个村入选全国文明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涂岭镇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普安等7个村入选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

  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取得新突破

  绿色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绿色是发展的色彩,更是人民的彩色。五年来,泉港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打好青山、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优化。

  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该区严格落实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革命四行动”,全力推进总投资355亿元、全国最大卫生安全控制区泉港石化安控区项目征迁,涉及17个行政村、5.3万人,基本解决长期困扰的“厂村混杂”问题。

  在生态经济发展方面,该区大力推进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化学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进火炬气回收、废催化剂综合利用等项目,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从整体上打造“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一体化循环产业链。

  在生态体系健全方面,该区持续推进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55个,造林更新面积完成1.1万亩,森林资源蓄积量达9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1.4%。饮用水水质100%达标、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在全省率先实现公交车100%电动化目标。

  共享发展
  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回眸过去的五年,泉港各项民生事业迈上新台阶,民生保障更加坚强有力,一幅写满百姓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民生画卷徐徐展开。五年来,累计民生支出13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总支出的77%,完成为民办实事项目164件。

  多措并举回应民生关切,民生福祉更殷实。泉港坚持实施全民就业参保工程,培训农村富余劳动力2.9万多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万多人次。创新养老机构“公办民营”改革,全区百岁老人人数逐年增加,“中国长寿之乡”品牌更加闪亮。致力推动教育提质扩面,五年累计投入资金超8亿元,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新改扩建项目73个,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23860个,泉港职专时隔十年重新复办,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创新建立“321+X”医共体、“跨级医联体”等模式,城乡医疗卫生三级服务体系基本健全。

  为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着力提升人民文化福祉,泉港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建设,各镇(街道)、村(社区)文化设施全覆盖,建成文明礼堂、百姓书房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培育壮大福船模、油画、玉雕等文化产业新业态。积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基本建成城区“15分钟体育健身圈”和乡村“30分钟体育健身圈”。重视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土坑村古建筑群获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该区深化创建“平安泉港”“吉祥泉港”,统筹抓好社会治理、扫黑除恶、信访化解、“七五”普法等工作,在全省首创行政争议调解中心。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创长驻安全专家服务安全生产工作模式,全省范围内率先高规格建设“应急救援综合指挥平台”;全面筑牢疫情防控防线,成为全省经济较发达沿海县(市、区)中少有的“无疫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

  组织保障
  党的建设开创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泉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提升自身的执政能力,夯实基层组织,推动工作再上新台阶。

  为有效提升执政能力,该区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全区各级党组织执行力明显提高。深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更加坚定了全区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为不断夯实基层组织,该区实施基层党建“全域示范工程”,创建村支书导师团、跨村联带“365”等品牌,深化城市党建“126”模式,创新实施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红色影响力”工程八大攻坚提升行动。创新出台干部绩效量化考评、一线考察干部、年轻干部“育选管用”全链条等机制,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

  为纵深推进管党治党,该区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开展扶贫领域、民生领域、移风易俗、涉黑涉恶腐败专项治理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综合整治,创新信访举报“四项机制”入选全市强基促稳典型案例。快查快结全省首起审结职务犯罪留置案件。扎实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选树英模13人、先进典型8个。 (港轩)

点赞(375)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