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党丨幸福之路

  清晨,行驶在成昆铁路线的“小慢车”上,搭车赶集的老乡们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向乘客热情地介绍着刚摘的蔬菜、自家养的鸡鸭……还没到集市,货物已经卖了大半。列车载出了山里的特产,也带来了“打卡”美景、体验民宿的“山外来客”,曾经沉寂的乡村“活”了、富了。

  “博物馆奇妙夜”点亮了上海的夜。今年暑期,上海多家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举办特展和主题活动,为观众带来非同寻常的博物馆之旅。

  今天的中国,人民在物质上富了起来、精神上强了起来,正在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前进。

  “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掷地有声。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干革命、搞建设、谋发展,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郑重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0世纪70年代,年均家庭收入1370.72元;21世纪第一个10年,年均家庭收入65602.51元;2020年,家庭总收入167705.40元,是1977年的151倍……这是一位80岁大连市民记录在家庭“小账本”上的数字。

  小账本记录着不断增加的家庭收入,也记载着生活物品的迭代更新:电视机换了4茬,电冰箱换了3茬,电脑换了2茬……

  小小账本,透着大大的获得感,也折射出中国亿万家庭几十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

  中国人民摆脱绝对贫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过上了日益富足的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更高的收入,更有品质的生活,更有幸福感和安全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美好愿景已成现实。


  不但要口袋“鼓”起来,还要头脑“富”起来。

  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2021年两会“下团组”时,习近平总书记感叹道。

  如今,中国人民可以平视世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极大增强。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高亢响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

  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精神、新时代奋斗精神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全社会充满向美向上向善的正能量。

  人民精神面貌发生了由内而外的深刻变化。


  “我来东莞17年,其中来图书馆看书有12年,书能明理......”一位在广东打工的农民工手写的“图书馆告白”,感动了亿万网友。

  从红火的乡村文化大院到日益增多的图书馆、博物馆,从红色旅游升温到《觉醒年代》等主旋律影视剧“圈粉”年轻一代……我国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提振了精神力量,也让人民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更加精彩。


  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

  蓝图已绘就,奋斗正当时。



  监制丨王姗姗 张鸥
  制片人丨兴来
  主编丨宁黎黎
  编辑丨程昱
  视觉丨江雨航
  校对丨张亚楠

点赞(1192)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