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经商的繁荣街市

  处于头北海外贸易中心的土坑,起家于海耕,发展于海贸,并不断延伸其经营范围和扩大贸易腹地,终成一方富甲。

  初具规模的厦门口市。在唐、五代头北海运兴起的同时,作为处于太平港出海口、面对秀屿港(时称小屿港),南联泉州港的土坑湾,早有先民郑氏等多姓群众,参与海洋贸易,并在村中建造祭拜神庙,祈求平安。现后墘村遗留有“莲坑宫”,以及联通海域的割山村“莲坑沟”(土坑邻村)和后墘村的“莲坑潭”,见证当时海洋贸易的点点滴滴。

  宋、元时期,先于刘宗孔入住土坑前埕、濒临厦门口埕的刘郡(音名)家族,已开始海洋贸易。根据刘郡家族留下来的宋代“八角井”,其现保留30多亩的旧宅地,刘宗孔初来时向他们族人借火、借饮“八角井”井水的故事,刘郡族人与刘宗孔家族共同建设的吾案宫的遗存文物,刘郡族人居住地遗留的建筑构件,


宋代古井
【位于前埕的宋代古井】

宋代刘郡族人居住地遗址
【位于前埕的宋代刘郡族人居住地遗址】

  以及至今土坑村流传的“前埕刘郡、土坑无份”俗谚等,都说明当时刘郡族人从事海洋贸易的辉煌。从土坑村老人采访中得知,60年代在挖厦门口淤泥时,曾挖到竹编加鹅卵石的船锭,这说明当时的厦门口在明之前曾停靠过船。从厦门口考古挖掘、周边遗留的建筑构件及建筑遗址等分析,明之前,厦门口已形成一定的贸易和街市规模。因刘郡族人的后代去向不明,未能获知更为详细资料。而我们从土坑刘氏先祖居住地秀屿区东庄镇前云村获取资料、考证,其刘氏先祖从事海上贸易历史悠久,现在前云村遗留有名为“十八阶”的刘氏家族专用码头和三列带有门面的古厝断壁,进一步说明了刘氏家族从事海洋贸易的辉煌历史和家族传承,也从侧面印证了同脉相连土坑刘氏家族海洋贸易的历史渊源和遗传基因。

刘宗孔祖籍地秀屿区前营村刘氏宗祠碑记
【刘宗孔祖籍地秀屿区前云村刘氏宗祠重建碑记】

秀屿区东庄镇前营村刘氏族人的十八阶码头遗址
【秀屿区东庄镇前云村刘氏族人的十八阶码头遗址】

  发展迅猛的港口街市。随着刘氏家族人丁的不断繁衍壮大,特别是永乐二年(1404年)刘宗孔家族的加入,使得明、清时期土坑村的海贸得到空前发展,并形成了三支海商船队,刘端弘(俗称刘百万)船队拥有二十艘三桅洋船,其长子刘建珍拥有十八艘,刘端山、刘建布则有十六艘同类洋船,商船主要停靠在土坑湾的峰尾、沙格两澳,海路走厦门、宁波、台湾及日本琉球,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等。正如明代谢肇淛在《五杂爼》中的记载:漳泉之人,“东则朝鲜,东南则琉球、旅宋,南则安南、占城,西南则满刺迦、暹罗,彼此互市,若比邻然。”

  至今保留在后龙镇上西村部的肖山清音寺碑记,也说明了当时土坑与菲律宾、日本、台湾等地的海上交流非常便捷。碑文为“朝林肖山肖印必溪继曾继贤,为青冬助白金一百两以成美。此佛地□圣道场兴焉。梵宇已成徵妙,大和尚遂议筑尼菴预助英洋五百员。而尚有缺,于是牒渡江往募殊域,台南北、夷西东。及到吕宋,酋长陈最良、王家煃、叶清原等福缘□呼域中善信共捐白金八千有奇助之,而清德菴成。夫寺筑于象山之隈,布金□兰陵之麓,环碧海而绕青山,谈经说法,聿修七众之仪,暮鼓晨钟,大壮上方之□。心妙法花香鸟语,□事来见性禅,几岜不长辉福地之烟霞,永护山门之风雨”,碑注“大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十月涂山邑庠生刘升元敬书,两山住持根妙门人□□”。象山古时为土坑属地,此碑又是土坑刘氏子孙刘升元题写,碑中提到“牒渡江往募殊域”,即持戒牒渡江即可周游各地募捐,而且找的是一些“老乡”倡议捐资,说明了当时土坑对外交流的频繁以及海上贸易的繁荣与昌盛。而长于邻村的贤慧法师海外游历,更证明了这一切。贤慧法师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冬,合家12人往印度朝圣,再到锡兰(斯里兰卡)椤伽山,结庐岩栖学佛,前后6年。光绪廿三年(1897年)冬,缅甸仰光绅士高万邦专程赴椤伽山恭请贤慧等禅师出山到缅甸弘法。

清代涂山邑庠生刘升元撰写的肖山清音寺碑记
【清代涂山邑庠生刘升元撰写的肖山清音寺碑记】
 
  光绪廿四年戊戌(1898年)初,贤慧等禅师从缅甸经槟城、马六甲海峡,取道新加坡返回中国,巧遇祖籍漳州南靖的刘金榜,被挽留共谋兴建双林寺,而建寺的工匠及石料均源于福建头北,木料小部份运自中国,大部份在南洋一带采购。土坑港的对外交流相当频繁,同宗的峰尾刘氏族人在总结行船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犯船簿》,簿中祥细记述了各航线各港口状况及沿途需注意事项。其中,南下路线明确标记由土坑港行船至海南再到达越南边境的今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行船路线。到达今江平镇的商船,通过边境交易点与越南开展商品贸易。
 
  其时,国外商船来往湄洲湾海域也不少。据日本冲绳县教育委员会编辑的中国与琉球交流论文集记载,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当时琉球来船出港时的免税货物当中,一些粗夏布、苎麻布、铁钉、糖等,相当部分来自产地包括土坑在内的头北地区。而且每年琉球的使者均来泉州、莆田等地,在与土坑等沿海港口交易的同时,也得到当地官员的保护。此外,越南、马来西亚等地的商船也常来交易。清光绪曾枚所著《獭江所知录》载:“道光壬寅,英夷滋扰,沿海居民患之……遇夷船于大小岞、湄洲间……”这些海外商船一部分借机寻滋闹事,如英国籍船只,成为政府的打击对象,一部分到包括土坑在内的沿海港口街市交易,如越南、马来亚等地商船,当时进口交易主要物品为药材和日常用品。药材有:没药、冰片、槟榔、燕窝、鹿角、石花等;日用品有:毕布、暹罗红纱、西洋布、东京乌布、番纸、嘉文席、番镜、漆、番锡、紫檀、番铜鼓、白琉璃盏、琉璃瓶等。到了清代,大米成为最大宗的进口商品。出口则为瓷器、茶叶、糖、海盐、铁制品、土烟、土纸、苎布、桂圆干、砖瓦、石木雕刻品、桐油、樟脑等。“通商贾、辇货之境外、几遍天下”的细白布⑨、苎麻布、铁制品、海盐、荔枝干、桂圆干、樟脑、砖瓦等建筑材料,以及“其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的糖、泉之蓝等⑩,都是土坑对外贸易的重要产品。
 
  在广泛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土坑地域也开设了不同风格的专业店铺,如专营产地南京的布匹店、专营海外产品的洋货店等,街市规模在不断扩大,形成了以屿仔壁港为主要港口,祠堂口、施布口两条主街道,厦门口市码头为主要货物聚散地的规模庞大的港市,商业辐射范围境内达到厦门、泉州、莆田、宁德、三明和四川、江西、广东、海南等地,境外主要为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等国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据清康熙五十九年记,光绪五年重抄土坑刘氏的《振英实录》载:振英在康熙八年(1669年)已在四川生活,后返乡在枫亭做贸易,尔后前往四川经商,“越五年余,息达大有生意,在蜀娶妇蔡氏,生一子……” 土坑至今流传的一句俗谚,“红霞红绸绸,骑马去泉州;泉州去卖货,蚵壳换香配(块)”,意即土坑到泉州贸易相当便捷,所交易的产品以本地的牡蛎灰去换舶来品香料等,说明了当时土坑与泉州的贸易相当密切。土坑经济的发展,也留下“土坑窟,会得入,不得出”形容土坑村村大人稠厝多业广的俗谚。因对外交流密切,刘氏族人在来铺建迎宾楼,用于款待外来客商。建设五里亭(以屿仔壁与祠堂口距离命名),为屿仔壁港出海船舶回归、候潮人员歇息之用。

  形成链条的街市经济。在海商的带动下,土坑刘氏族人进行了全民性经商,有房子就做生意,形成了“街在古宅、宅在街中”的商业格局,经营范围以海商为主延伸发展到开当铺、药铺、布店、杉行、冶铁等行业,仅当铺就有振铺、来铺、仁来、宜兴、振义、施布以及四房长的德源、湧源等八处。土坑后山的“铁坑”,为当时祠堂口街、邻村割山等地的打铁铺提供初级产品。族人还采取股份制形式购置了大量海地和土地,对外出租,收取租金。据清光绪土坑刘氏的《叙长房二世祖冬至祭墓费所从出略》载:……本海自献币石至娘宫前一带,原系我族公业,插縺驶船,租有定额,蛎螃一人,只出一分,以为海粮,祭祀等用其余……田仔下到许厝下一带蛎螃已经扑过,只应入分者赚取……由此可见,自今割山至上西一带近半个峰尾澳的海域,皆为土坑所有。而厦门口货物集散地因与厦门通商频繁,被称为厦门口埕。

  开放包容的街市文化。海洋贸易带来的巨额财富,也让土坑刘氏族人大量盖房,累计建造40座大厝,及兴办选青斋、凌云斋等学校,培养文武人才。仅史书记载的就有四位进士、十三位举人。土坑族谱则记载共有79位进士、举人、贡生、太学生、乡饮正宾等名人。海外人士也不断到土坑交流、生活,各种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基督教在土坑传播迅速,来自英国的女传教士惠乐霖,是这里的常客,西医也随之而来,创办了仁幼产科医院,并在今台投区的洛江、泉港区的南埔等地开了分院。

英国女传教士惠乐霖传教的礼拜堂
【英国女传教士惠乐霖传教的礼拜堂】

  清光绪年间,从缅甸恭请的卧佛敬奉在清音寺。妈祖、三一教、来自葱岭北何国(今吉尔吉斯斯坦的阿尔别希姆)的泗洲佛、刘备、关羽、张飞等信仰,都在这里占有一席之地或留下印记, 北管、南音、莆田戏、车鼓大曲等均能在这里找到传承人。这里需要提一下陈逢春(1528~1606),字汇敷,号鹤陵,安文新宅人(今浙江金华市磐安县人),明代诗人。厌弃举子考试,不走作官之路。于家博览群书,凡六经史传,百氏子集,骚赋律绝,及故典,历象、舆地、医经、密经、冥术等靡不淹贯。博雅之声冠于一时。上门问奇质疑者淹门,而答之如流。倡导组织“螺山诗社”,郡邑诸名公入社恐后。明时,土坑海商到宁波,与逢春交谈甚欢,受益匪浅,便将其敬奉在凌云斋内,敦促族人勤奋学习。

供奉于今肖厝清德庵的缅甸卧佛
【供奉于今肖厝清德庵的缅甸卧佛】

仁幼产科医院遗址
【刘氏族人引进的(西医)仁幼产科医院遗址】
 
  商船的对外交流,同时政府海外贸易政策的放松,如清乾隆十一年(1746年),清廷准许移居台湾的大陆居民携眷入台,为清廷严禁偷渡政策实行以来的第二次弛禁,也带动刘氏族人的大量外迁,据不完全统计,仅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族人就超千人,越南近百人、台湾近千人。姓氏外迁现象在当时颇为普遍,如岞江李氏十七世性的妻子,因性于永乐元年(1403年)掌官船大风陷难于海外,带孕嫁到曾炉生一子名凤义。其十八世的侄辈中,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凡熟悉水性、善操舟者,大部分被选赐至琉球国,“令往来之朝贡”,这些人后定居在冲绳那霸市的久米村。而刘氏家族与曾炉的海商交往甚深,乡人常互搭海船外出。

  传承不已的海商家族。不断发展的海外贸易,增加了家族资本的积累,同时也促进人丁的兴旺,居住在两条主街周边的刘氏族人不断外迁,形成了以土坑为母村,东宅尾、后田、后墘、梅林、竹头、窑里、顶厝吓、下厝吓、刘厝、东山、面前山、蔡坑头、蔡坑尾、蔡岭、白石安、打厝顶庄乡为卫星村的刘氏十八村。外迁的刘氏族人以海为田,继续从事海洋贸易。民国期间,土坑刘氏族人刘燕吓,继承先辈海商传统,建造三支桅大帆船,与邻村割山的“阿美芙”号商船齐名,因船比峰尾、肖厝等地的最大船还大,被群众戏称为“福建大”,主要航线台湾与吕宋,主营海鲜干品、糖、米等货物。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土坑村依托商屿岛基地,创办紫菜、海带繁殖场,在屿仔壁建造修船厂,置船捕鱼和运输业,尔后又围垦兴建养虾场。当时全村拥有帆船6艘,机帆船3艘,网船63条,舢舨120只。运输船队主要走浙江温州、台州、宁波、沈家门和省内厦门、晋江等航线,全村从事渔业人员176名,当时海业年收入超过了农业总收入。而今,渔业虽不是土坑村群众的主业,但仍有一批村民从事航海工作,飘洋过海谋生计求发展。
从土坑开基到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后堡、郊尾镇前埔,南平市建瓯、浦城县等地的刘氏后人,虽不从事渔业生产,但还有一批人从事着与海有关的生意或工作。

  在刘氏族人的影响下,头北地区的海洋贸易颇具规模,形成了同宗兄弟峰尾刘氏的“米帮”、山腰庄氏的“盐帮”、割山陈氏的“布帮”、肖厝萧氏的“糖帮”……他们北上吕宋、琉球和国内浙江、山东,南下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国内广东、广西、海南、香港、澳门等,直航台湾,在劈波斩浪中,将南杂北货输送到世界各港口,成就了一大批如“刘百万”的贵贾富商,而清末乡人萧碧川在刘氏等前人海洋贸易的基础上,在印尼、上海、香港等地开设商行,大规模从事海外贸易,成为海洋贸易的“大伽”,更将峰尾澳、沙格澳建成碧霞洲,向南京国民政府申请获批并正式纳入国际航运图。

点赞(756)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