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党旗红(二)| 泉州泉港:北海区工委驻地旧址
北海区工委驻地旧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百万大厝”。1949年3月,随着解放战争形势发展,惠安县工委为加强党的领导,在全县建立了七个区工委,惠北沿海一带建立地下党北海区工委,地点设在土坑北头五间厢护驾厝,即“百万大厝”,区工委书记刘玉燕,委员肖清荣、刘荣喜。
北海区工委驻地旧址
北海区工委统辖的地域:今界山镇、南埔镇、后龙镇、峰尾镇以及山腰部分地区,均处沿海一线。在区工委的领导下,建立了多个党支部。其中,田头支部党员有陈加钗、陈大财、陈玉来;上西支部党员有张德兴、张德祥、张荣;割山支部,党员有陈其才、陈顺兴、陈清贵,及峰尾支部。外厝设党小组,党员有林秀良、林秋玉。多处的联络点还组建了武装工作队,武工队员达100多个人。
选青小学遗址
为迎接全国解放,北海区工委做了大量工作:刘捷才到峰尾策反国民党325师975团海防部队投诚起义,接收一批美式的精良武器;由武工队和夜校的积极分子以及地下基本群众以个人或小组名义,写信或散发传单、张贴标语,对反动当局头目进行攻心战;进一步打击国民党军政势力,由武工队和革命基本群众带上稻草在各个山头燃烧,把枪口朝向乡公所放冷枪射击,虚张声势进行震慑;开展群众性反抓壮丁的革命斗争;武工队提前接收梅峰、天马乡公所,解除乡警的武装;峰尾渔民在海上发现从平潭败退的国民党军,北海区工委接报后派出武工队前往拦截,俘虏敌军一个排兵力,缴获大批武器弹药;为迎接解放大军南下,组织革命基本群众和读夜校的妇女,将筹集到的粮食用肩挑步行十多华里送到涂岭粮仓;带领武工队配合惠安县游击大队解放惠安县城;惠安县城解放后,县委指示由刘荣喜到峰尾组织船工,并带队支前;抽调武工队的负责人刘捷庆,带领武工队员刘其隆、刘绍坤三人配合28军,参加解放金门战斗;由肖清荣、刘玉麟带队,地下党员陈其才、刘兴隆等组成民工担架队支援厦门前线。
来源:《红色记忆——泉港革命史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