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播:《创新创业 人才引领》系列报道,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泉港农商行行长王锦龙,在他的带领下,泉港农商行试行了很多改革创新的举措,不仅让泉港农商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同时,还把农商行做成泉港人自己的银行。
这天,泉港农商行行长王锦龙来到大象农业基地调研,和这里的负责人探讨如何更好地加强双方深度合作。双方最初合作,源于2013年王锦龙一次大胆的尝试。
同期声:大象农业副总经理 黄细民“因为我们租的土地(发展)速度比较快,2013年的时候,开始是100多亩,到年底的时候我们就发展到1000多亩,建大棚设施这些都要花很多资金。”
前期的大量投入让大象农业的资金有些吃紧,而按照国家对农业设施的补助办法,则需要大象农业基础设施全部建成验收后,才能拿到补助款。处于困境的大象农业寻求泉港农商行的帮助。在王行长眼里,客户的合理需求就是银行的攻关课题。
同期声:农商银行泉港支行行长 王锦龙“我们就把土地流转的贷款,当初是600万元,使用的金额是540万元,贷到大象农业的户头上,然后一年多以后,大象农业整个大棚建好了,区政府验收完,也把这个540万元还了。”
农商行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服务好“三农”。2013年,王锦龙到泉港农商行任职后,就把这一理念贯穿于自己的工作中。在王锦龙看来,服务好“三农”是农商行的责任,也是农商行的优势,是把根在泉港扎得更深的突破口。王锦龙把这个突破口定位为“打造泉港最大的精品零售银行”。
同期声:泉港农商银行行长 王锦龙“我想只有创新,打响我们自己的品牌,所以在2013年年底我就提出,要打造泉港区最大的精品零售银行,这三年来我们始终朝着‘最大的精品零售银行’这个方向一直走下来。”
农商行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没办法像国有大型银行那样进行动辄几亿、几十亿元的大额贷款、大额融资。但泉港农商行却有着其他大银行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它拥有泉港最多的网点,贷款业务更灵活。全省首创的设施农业补贴资金质押贷款就是一个大胆尝试。而二女困难户的免贷担保贷款则是泉港农商行的又一个首创。
同期声:农商银行泉港支行行长 王锦龙“在2013年年底的时候,我们发现泉港500多户的二女户,每个二女户的贷款,当初政府有一个贴息,贷款只有贴两万元的息,许多二女户家庭,为了两万元要找担保,手续非常繁琐。”
如何把手续变简单,提升二女户贷款的积极性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同期声:农商银行泉港支行行长 王锦龙“所以在2014年年初,我们就在山腰街道率先试点,就是对一个村的二女户首先先试行免担保,我们银行所说的就是信用贷款不用担保了,这个事情做了以后,反响非常大,半年以后我们在全区推广。”
如此一来,既解决了二女户贷款难题,也为泉港农商行争取到了更多的客户。而王锦龙和泉港农商行也在服务“三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创新举措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接地气。2014年全省首创木质渔船抵押贷款、首推 “农商行+专业合作社+社员担保”贷款模式等等,泉港三农的需要更是泉港农商行创新的方向,打造泉港“咱厝人自己的银行”。
创业感言:农商银行泉港支行行长 王锦龙 泉港农商银行始终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不变,在服务三农的同时,也壮大了我们自身。我想在泉港,服务三农大有可为。
记者手记:什么是“金改”,每一个银行都有不同的解读,而王锦龙与泉港农商行扎根“三农”,接足地气,把“三农”的需求变成创新的突破口。咱厝人的银行,是有温情的银行,是有活力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