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导播:海洋经济贸易的发展使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成为当时富庶一方的商贸聚落。集聚了巨大财富的土坑人,开始建厝修庙,至清末全村共建40多座规模较大的宅院,形成巨大的民居群。2014年,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如今,这些古民居作为海丝“港市”的见证,如何与当地的非遗遗存结合起来活态保护,成为保护规划的重点。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泉港区后龙镇土坑村现存较好的明清古建筑有27栋,占地面积近三万平方米,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富贾“刘百万”故居。这座房子雕饰精美,虽历经百年沧桑,依然可以窥见当时的风华。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同期声:后龙镇土坑村村委会副主任 刘永才“房子总面积是1790平方,它的构造跟我们闽南、莆田的不一样,是本地人建的结构,房子的高度、造型也不一样,房子的门有100个,窗户99个,11个天井、三进五间张双护甲。”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刘百万”本名刘端弘,是清代中期土坑最大的海商。据族谱记载,当时刘端弘父子建造了18艘桅帆船,他们的船队随着海洋季风,春夏交际时北上,近的到达江浙、辽东一带,远的去往朝鲜半岛和琉球半岛,与朝鲜、日本进行海上贸易;夏秋交际时,船队就下南洋与菲律宾、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贸易。历史上不少刘氏族人就跟随船队迁居到了东南亚各国。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同期声:后龙镇党委副书记 刘宗强“现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市,里面有土坑一千多的宗亲在那边,每年这边的寻根谒祖活动,那边商业会长都会组织过来交流。”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海上贸易为刘氏族人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在耕读传家观念的影响下,他们不仅建造了祠堂、祖厝,还兴建书院、武馆,激励族人学文习武。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同期声:后龙镇党委副书记 刘宗强“我们(土坑)村里面还有八家当铺,两家书院,可以说文脉悠远,当时在经济繁荣时他们还注重教育,发展了文化。”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除了这些承载着历史的古建筑,依然生活在古厝中的村民们,和他们所尊崇的妈祖信俗,所喜爱的北管乐曲,共同构成了弥足珍贵的“海丝港市”活态文化遗存。文化生态的保护不单是静态的文物史迹的修复,更需要一种活态的留存。目前泉州市正结合海丝申遗,制定整体规划方案,也希望当地民众能发挥主体意识,共同参与保护。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港市遗址”,我们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共同保护!

点赞(163)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