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变迁】岁月刻画幸福的模样

  一座城是一座历史,而城的容貌变迁,是这座城市的人们,勤劳智慧的结晶。四十年改革开放,谱写了国富民强的壮丽篇章,十八年筚路蓝缕,绘就了“三个泉港”的美丽画卷。沧海桑田,起源于微小的力量,回首过往,总会感动于那些变革的力量。

  一本影集,一份回忆,1951年出生的摄影爱好者陈荣玉是地地道道的泉港人。始于1970年的40余年摄影生涯,陈荣玉经历了黑白摄影手工冲印、彩色摄影机械冲印、数码摄影全自动冲印三个时代,他始终坚持用镜头记录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老照片。路越走越宽,楼越盖越高,泉港新城的面貌早已今非昔比。



2000年的山腰圆盘



如今的山腰圆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泉港楼房渐兴,那时候老百姓的房子,地基、墙壁、天花板几乎都由石条构成,虽是住房条件的一步跨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久失修的石结构房一到下雨天就容易漏水。

  家住涂岭镇白潼村白水片区的钟小兰,如今早已圆了新居梦,一家子再也不用挤在40年前建的那间小屋里。受惠于石结构房改造政策,钟小兰一家现在住的是三层楼的钢筋结构房,每层楼面积120平方米、三房一厅宽敞明亮,孩子们也都有了独立的房间。


  衣食住行关系老百姓生活,从过去基本物质需求到现在向往美好的生活,日子越过越好了,人们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而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具体实践。2016年-2018年,泉港坚持分类施策,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等举措,共帮扶418户1501人脱贫,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像邱荣辉这样因扶贫政策走出困境的群众在泉港还有很多,有了帮扶资金后,他们采购鸡、鸭、鹅苗等发展养殖业或种植业,自力更生,从而实现稳定脱贫。



  时间让城市和城里的人们都换了新颜,变的是样子,不变的是追求幸福的努力。自2000年建区以来,泉港城市建设从零起步,锦绣公园拔地而起,美丽乡村建设宜居宜业,雨污水收集七镇连通,城镇化率提升至50.9%,基本建成12平方公里城市南部生活区,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如今,路已不再不可跨越,海亦不再遥不可及,324国道、福厦高速公路以及建设中的福厦客专泉港段,更是架起泉港提级发展的快车道。



  作为福州至厦门高速铁路泉港段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湄洲湾跨海大桥正快马加鞭建设中。全长21.5公里的湄洲湾跨海大桥,设计为双线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目标时速350km/h,其中大里程桥台位于泉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改革开放40年,忆往昔峥嵘岁月当不忘前进初心。

  站在新的起点上,泉港将擘画“率先建成海丝战略重要支点,率先建成产城融合示范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幸福社会,努力建设“活力泉港、宜居泉港、和谐泉港”的奋斗目标,谋划幸福,继续前行。


点赞(70)
返回
顶部